碳市场扩容在即,市场机遇可期——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四期)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15日,新京报成立零碳研究院,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双碳政策趋势?碳中和背景下,不同产业和企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研究院于2022年6月起推出《碳报》,研究最新双碳政策、权威声音、低碳样本等重点内容,并进行分析解读。
(资料图片)
目录
>>>政策速递
1.中欧举行第四次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2.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扩大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范围
3.中国上市公司ESG披露标准制定加速
4.建材行业和钢铁行业即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5.北京将开展碳排放总量、强度“双评”
6.新疆投产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项目
7.比亚迪投资45亿在巴西设厂
8.亚投行发布投资业务与《巴黎协定》一致程度的评估方法
9.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宣布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10.欧盟或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专题碳讨
碳市场扩容在即,孕育巨大市场机遇
正文
一、政策速递
A、权威声音
1.中欧举行第四次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7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北京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丁薛祥指出,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务实合作,在可再生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碳市场、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深挖合作潜力,打造更多新的合作增长点。蒂默曼斯表示,欧中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欧方愿同中方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循环经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合作,引领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
零碳解读:中欧在气候和环境领域合作对于落实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中欧高层互动频繁,在气候和环境领域合作步伐不断加快。此次对话是对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的进一步落实和推动,并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方向,为中欧双方展开具体合作计划和项目奠定了基础。
2. 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扩大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改造范围
7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在此前明确的25个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的基础上,增加乙二醇,尿素,钛白粉,聚氯乙烯等11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进一步扩大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
零碳解读:工业生产是我国能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2022年,工业部便出台《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了系统部署。此次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范围,有利于加快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生产重点领域碳减排,助力实现全国“双碳”目标。
3. 中国上市公司ESG披露标准制定加速
据中国证券报消息,为引导上市公司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沪深交易所正结合我国国情和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近年来,中国ESG体系建设正不断提速2022年1月,沪深交易所修订《股票上市规则》,新增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范围要求。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提出将上市公司ESG信息纳入与投资者的沟通内容。
零碳解读:制定中国ESG信息披露标准是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话语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帮助企业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和管理体系的重要力量。近日,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全球首套ESG披露准则,为全球制定ESG信披标准提供了参考。为推动国内企业ESG信披标准不断完善,预计监管机构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指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4.建材行业和钢铁行业即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近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同时,近期,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关于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
零碳解读: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也势在必行。建材和钢铁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将此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的市场主体交易的活跃度,发挥碳市场在引导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重要作用。
B、地方实践
5.北京将开展碳排放总量、强度“双评”
近日,经生态环境部批复同意,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在本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试行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相关工作。鼓励产业园区在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后评价中开展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评价。
零碳解读:展开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评价有助于进一步发挥环评制度源头管控作用,推进项目建设更好管理和减少碳排放,助力产业、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碳排放核算评价非新增审批事项,而是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即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增加碳排放核算评价相关章节。
6.新疆投产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项目
近日,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顺利产氢,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全产业链贯通。该项目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是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为国内光伏发电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零碳解读:新能源制氢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重要方向,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直接制取,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是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此项目是我国首个贯通光伏发电、绿电输送、绿电制氢、氢气储存、氢气输运、绿氢炼化等绿氢生产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范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5万吨。
C、企业行动
7.比亚迪投资45亿在巴西设厂
7月4日,比亚迪宣布将在巴西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30亿雷亚尔(折合人民币约45亿元),投产时间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三座工厂分别为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的加工。
零碳解读: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成为拉动汽车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而持续提升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车企本土化生产是大趋势。此次,比亚迪在巴西打造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有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普及,并进一步推动其全球化进程。
8.亚投行发布投资业务与《巴黎协定》一致程度的评估方法
7月1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发布了该行投资业务与《巴黎协定》一致程度的评估方法。这意味着,从这一天开始,亚投行的所有新投资业务都将符合低碳和气候适应型(climate-resilient)的发展道路。
零碳解读:为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提出“资金流动应实现低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适应性发展途径相一致”的目标,作为首个在《巴黎协定》框架确定后成立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亚投行需要持续提升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标准要求,从而更好发挥在推动亚洲企业经济增长和气候变化治理上的作用。
D、国际看点
9.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宣布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7月4日,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为全球气温可能激增以及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奠定了基础。这正式宣布了太平洋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
零碳解读:厄尔尼诺虽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厄尔尼诺的出现通常伴随着洪水、热浪、缺水和野火灾难。尤其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将大大增加打破气温纪录的可能性,引发更多极端高温天气。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4日全球平均气温达到17.18℃,打破在2016年8月14日16.92℃的纪录,成为1979年有相关统计以来的全球平均最高气温。
10.欧盟或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近日,欧盟委员会多名官员透露,欧盟即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欧委会贸易救济负责人表示,预计最早于7月中旬,启动一系列对华贸易救济调查。欧盟委员会贸易保护部门目前正在讨论是否启动一项调查,允许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的关税或实施限制,即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零碳解读: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数量不断攀升。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欧洲市场占比最高,达到40.5%。汽车作为欧盟主要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对中国电动汽车竞争的压力。但鉴于中国在汽车领域和新能源产品领域合作十分密切,欧盟是否真正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仍有待确定。
二、专题碳讨
碳市场扩容在即,孕育巨大市场机遇
近日,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二次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尽快确定钢铁企业碳配额分配的主要工序、分配基准线及排放量核算方法,完成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初步方案。6月份,钢铁、石化、建材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专项研究第一次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全国碳市场扩容步伐不断加快。
今年以来,全国碳市场扩容呼声不断。5月18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承办的“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专项研究”启动会在环境规划院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碳市场扩围条件已基本成熟。今年6月,上海环交所表示,已着手准备全国碳市场扩容,预计明年会有新增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1.全国碳市场在推动企业碳减排和低碳转型中的作用初步显现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企业碳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主动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推动全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和制度安排,尤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
2011年,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中国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个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随后2016年,福建省启动碳交易市场,成为全国第8个碳交易试点。在全国地区碳交易市场试点经验基础上,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启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2020年,生态环境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21年7月,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开启,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登记中心设在武汉,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162家发电企业上线交易,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一时间,我国碳市场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同时,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初步打通了各关键环节间的堵点、难点,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后,超过80%的重点排放单位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企业碳资产管理,通过全国碳市场实现减排收益的重点排放单位中,有45.71%计划将减排收益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有效发挥了全国碳市场促进碳减排和碳定价功能。
2.市场活跃度不足,亟需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和丰富交易主体
上海环境交易所数据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季的换手率大约2%;截至7月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交易量达到2.38亿吨,交易额近109亿元。这意味着从2022年至今的交易额仅为2021年的42.3%,反映出当前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存在较大不足。
其中,一方面因为第一个履约季发电企业的配额发放相对宽松,有履约交易需求的企业占比仅为30%;同时,碳市场配额交易对手盘全部在发电企业之间,缺少必要数量的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因为目前全国碳配额交易主体只有2000多家电厂,交易活跃程度不高;同时,当前碳交易呈现出履约期内集中交易的特点,2022年并非履约年度,导致交易量和市场活跃度相对不足。
较低的市场活跃度会影响碳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使得价格信号并不能准确反映碳排放许可权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从而降低企业减排的积极性。为提高全国碳市场活跃度和丰富性,亟需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和市场交易主体数量,丰富市场交易方式。一是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逐步将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国内民用航空等七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纳入到当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当中,扩大碳市场交易增量。二是引入第三方投资者,加快完善交易制度,逐步改变当前仅以高碳排放企业为主体的交易市场格局,降低企业入市门槛,引入第三方投资者全面提升碳市场交易活跃度。三是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当前碳市场以碳配额的现货交易为主,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较为单一,限制了碳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应探索推出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完善并丰富碳市场交易品种体系。
3.碳市场扩容在即,孕育巨大市场机遇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发布的《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预计,全国碳市场在完成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市场的配额总量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至70亿-8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按照目前的碳价水平,到2030年碳达峰时,累计交易额有望达到1000亿元。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表示,碳市场完成八大行业扩容后,控排企业到达7000到8000家,甚至到1万家。未来中国碳市场如果金融化之后,交易量有可能达500-600亿吨,单价有可能超过200元人民币,交易金额有可能到达10万亿人民币以上。
一方面,碳市场可扩容将促使更多行业和企业加速企业节能转型,减少碳排放,降低生产成本;并会为低排放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收益、形成更大激励,从而促进环保和节能低碳技术研发与创新。另一方面,碳市场扩容将促使更多企业展开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带动更多碳盘查、核算和核查等碳中介机构业务需求,同时,碳市场扩容及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市场参与方培训和专业服务工作的需求量,推动碳交易培训、碳金融等专业服务的发展。由此可见,碳市场扩容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孕育着大量市场机遇。
同时,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机制,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可以抵消部分排放配额,又可以直接在碳市场交易,碳市场的扩容也将直接带动CCER的需求量。数据显示,通过抵销机制,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为风电、光伏、林业碳汇等189个自愿减排项目的项目业主或相关市场主体带来收益约9.8亿元。但我国CCER签发已暂停近5年,存量CCER恐难满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的清缴需求,尤其是碳市场扩容后的清缴需求。
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部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浙江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汪军在接受贝壳财经采访时表示,按目前碳市场容量,CCER每年的理论最大需求量为2.25亿吨,经济价值为128.89亿元。扩容后CCER的需求量和经济价值会成倍增加。同时,作为CCER三大核心项目类型,CCER的重启将对林业、新能源、甲烷回收利用等行业发展产生巨大带动作用。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任大明
编辑 陶野 校对 陈荻雁
链接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6月15日,以零碳为目标追求,将打造集内容、数据、服务、调研报告、活动于一体的新型产品,旨在为双碳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融媒支撑。零碳研究院会记录“双碳”发展、创新科普产品、打造高端智库、研发行业和地方绿色数据库、构建“双碳”咨询体系、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公益活动、发布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案例。
如果你有好的案例、创意,欢迎联系我们:ltyj@bjnews.com.cn
电话 13126636787
标签:
- 碳市场扩容在即,市场机遇可期——零碳研究院碳报(第五十四期)
- 马斯克律师警告Meta公司非法盗用Twitter商业机密
- 《失孤》原型郭刚堂儿子被拐案一审开庭
- “清凉电器”出口增速迅猛
- 360装修(关于360装修的基本详情介绍)
- 女人出轨坏了什么風水 家庭气场受损
- 金钟股份(301133):该股换手率大于8%(07-07)
- “男子掏警官证让交警放行”,当地警方深夜通报
- “打官司就像串门一样方便”|网上巡回法庭在连州
- 工业富联(601138):7月6日北向资金减持2.93万股
- 世界最长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全线贯通
- 重庆路桥:7月6日获融资买入100.42万元
- 专家解读城市热岛效应如何影响天气 建设通风廊道有助于城市减热
- 四川启动“三强计划”,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
- 北京市顺义区2023-06-24 21:06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楼兰诗句有哪些(古楼兰的文明有哪些)
- c罗的女朋友们(宪俊:C罗女友:不该为不值得的人付出)
- 市场份额明显提升,东阿阿胶上半年净利预增至少65%
- 应急管理部启动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3年第一次部级督导核查
- 顽皮狗的新IP或将打破大格局
- AdDuplex 8月关闭受Windows影响
- 中国工商银行菏泽分行活钱通业务推广签约客户计划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一
- 持续高温 今起3天厦门城区最高温将升至35℃
- PTA期货每日行情表--郑州商品交易所(7.6)
- 一张图:2023/07/06黄金原油外汇股指"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
- 焦点滚动: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中国正在加速形成互联网3.0创新生态
- 突破传统卡权关系,这或许是下一代信用卡的模样
- 中信集团奚国华:正在依托大模型、大算力平台,推进工业智能关键技术攻关
- 疾病进展风险降37%!新联合疗法有望让晚期卵巢癌患者获益|今热点
- 日本股市收跌-全球新要闻